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闫文滨接受俄远东《亚太之窗》杂志书面采访
2021/09/02
    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前夕,俄罗斯远东主流媒体《亚太之窗》杂志出版八月号刊登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闫文滨专访。闫总领事阐释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对中俄关系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看法,新冠肺炎疫情对中俄务实合作及远东地区对华合作的影响,中俄及远东地区对华农业合作和科技合作的前景以及对东方经济论坛的期待等。全文如下:  

    

  一、中国刚刚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的崛起。您认为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对于世界,包括中国的邻国意味着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71日的纪念大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100年间取得的伟大成就、成功经验和今后发展方向。100年间的成就如果归结为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一个一度被侵略、被剥削、被压迫的国家,建设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实现了覆盖14亿人口的工业化,成为世界上首个人口达十亿级规模的工业化国家,建成了世界上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德国、日本的总和。中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中数百年来西方占绝对优势的状况。  

  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的崛起是完全通过开放、贸易、合作这样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的。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奇迹,与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通过侵略、殖民、贩奴、掠夺的崛起之路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超过美国和欧洲之和,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有23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任何没有意识形态偏见、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把中国的发展视为机遇。  

  中国的发展对邻国更是重要机遇,中国也始终欢迎包括邻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早在2012年普京总统就明确说过,俄罗斯的“经济之帆”要乘上“中国风”。同时,中国也诚心地把俄罗斯的发展视为中国的机遇。俄罗斯需要繁荣和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强大和成功的俄罗斯。  

  二、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您对中俄关系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有何看法?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念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明确写入互无领土要求,为中俄关系持续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今年628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正式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坚定不移地发展睦邻友好合作,不仅是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共识,而且在两国也拥有浓厚的社会和民意基础。2017年和2019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历史、考古和民族学研究所在远东地区进行关于中俄关系评价的民意调查,受访人员覆盖远东地区9个联邦主体约2000人,其中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俄关系很好,支持发展中俄关系,中国是俄最友好的国家。中俄已经结成互为战略后方和背靠背的关系,除了继续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别无选择。  

  我本人有5年时间直接从事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工作,对这个组织的发展历程有着切身的体会。20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区域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和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员国始终奉行和弘扬“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多样,但因为“上海精神”走到了一起,开创了包容互鉴的全新合作模式。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固守霸权思维和零和博弈,大搞单边主义、意识形态至上、小圈子。在此背景下,“上海精神”显得愈发重要和难能可贵,也更具有生命力。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经济合作造成多方面的巨大影响。它对中俄务实合作,特别是远东地区对华合作有何影响?  

  中俄务实合作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的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口岸通关、航空联系、人员往来等受到极大限制。但总体上,两国务实合作保持了稳定发展。2020年,中俄贸易额为1077.6亿美元,同比微降2.9%。今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为6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复苏和快速增长势头明显。中国已连续11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远东地区对华务实合作也在发展。20209月,召开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目前远东地区对华口岸货运通道基本畅通,一些大型合作项目克服困难积极推进。2020年,远东联邦区对华贸易总额为108.41亿美元,同比增长3.48%;滨海边疆区对华贸易总额为41.52亿美元,同比微降2.1%。这个成果实属不易。今年第一季度,远东联邦区对华贸易总额为25.3亿,同比增长31.8%;滨海边疆区对华贸易总额为10.71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复苏和增长同样表现抢眼。中国作为远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国的地位仍然稳固。当然旅游和文化交流等人员交往密切的领域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相信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最终结束,远东地区对华合作将全面恢复甚至出现“报复性”增长。  

  四、农业在中俄务实合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目前远东地区对华农业合作发展情如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中俄农业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对俄农产品有巨大需求,俄方也有意愿增加对华农产品输出。20169月,普京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赠送冰淇淋作为礼物。从此,俄冰淇淋在中国声誉大涨,价格也大涨。2018年底,普京总统又提出,用俄优质农产品、食品占领中国市场。俄农业产品的美誉度在中国与日俱增,需求不断攀升。农业合作完全有潜力成为不亚于能源合作的中俄务实合作新的支柱和增长点。  

  2020年,俄对华农产品出口额达40亿美元,同比增长26%。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额达10.9亿美元,同比增长9.5%。在疫情背景下,这一增长幅度非常难得。也有力地证明了中俄农业合作的无限潜力。  

  在俄对华农业合作中,远东地区占有突出地位。201811月,中俄两国政府出台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农业发展规划》,现正在逐步落实。2020年,远东地区对华农产品出口额为19.22亿美元,同比下降4.6%;滨海边疆区对华农产品出口额8.91亿美元,同比下降4.5%。在疫情多方影响下,这一表现已经是难能可贵。  

  大豆合作是中俄农业合作的优势领域。中国目前每年进口大豆近1亿吨。2020年,远东地区对华出口大豆刚超过72万吨。2021年第一季度,远东地区对华出口大豆91万吨。从中可见远东地区对华大豆出口潜力之大。中俄双方如果想使大豆合作有一个质的提升,必要的前提是,俄方要进一步扩大豆种植规模,增加产量和出口能力。  

  未来中俄双方可以考虑在农业领域形成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合作,涵盖研发、种植、加工、农机、贸易、金融、仓储物流、口岸通关等各个环节。  

  五、2020年和2021年是“中俄科技创新年”。远东地区对华科技合作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制高点。中俄科技创新年的一些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科技合作仍在稳步推进。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是两国的战略选择,不局限于科技年的2年时间,将长期持续开展下去。我始终坚信,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将极大地提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含金量”。中俄双方可以整合资源,共同研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先进科技和装备。  

  远东地区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海洋科学等领域有独特优势,在对华科技合作中可以大有作为。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和远东联邦大学为主的科研机构与中国有关省份、科研机构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近几年,远东地区对华科技创新合作地域逐渐由中国东北地区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扩展,合作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尤其是联合研发受到更多重视。  

  六、在您看来,俄方推行的跨越式发展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简化签证等激励措施是否完善? 这对改善投资环境有何影响?  

  跨越式发展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电子签证等制度已实施多年,对于提高远东地区的投资吸引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其成果肉眼可见。我曾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连续3年实地考察纳捷日金跨越式发展区,亲眼目睹发展区由一片荒地到建起厂房、企业入驻。  

  俄方一系列有关远东地区营商环境的举措,也受到中国投资者的欢迎。根据俄远东和北极发展部的数据,截至20217月初,中方在跨越式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框架内共投资58个项目,总额达到116亿美元。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者开始到远东地区寻找商机,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我想指出,中国为了促进东北地区发展,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工具。比如,20198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涵盖哈尔滨片区、黑河片区、绥芬河片区,总面积119.85平方公里,适用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这对于俄及远东地区的企业也是一大机遇。欢迎俄企业参与、入驻黑龙江自贸试验区。  

  七、9月初即将举办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您对论坛有何期待?  

  俄方在当前疫情形势仍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决定举办东方经济论坛,体现了促进远东地区发展及亚太区域合作的决心和愿望。东方经济论坛作为俄两大“总统论坛”之一,既是俄推进远东开发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日益成为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经济和政治交流平台。我注意到,今年的论坛将聚焦变化中的世界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这很契合当前国际和地区的实际。中国始终支持和参与东方经济论坛。我期待并相信论坛取得成功。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